要孩子,上播种网
首页 bozhong logo
胎儿(40周)
新生儿
婴儿(0~1岁)
幼儿(1~3岁)
学龄前
出生
备孕 孕早期 孕中期 孕晚期 分娩 月子 产后
克服恐惧的妙招

晨晨快三岁了,是个聪明秀气的小男孩,可是不知从什么时候起,晨晨变得非常的胆小,他害怕陌生人,害怕黑暗、害怕上厕所,有时候看不到爸爸、妈妈在身边,也会吓得大哭起来,一次妈妈抱他在阳台上看天上的月亮和星星,谁知晨晨却吓的双手死死地捂住眼睛可怜巴巴地嘟嚷着:“害怕,妈妈,害怕……”直到妈妈把他抱回屋里,才把手从眼睛上拿下来。看着平日活泼好动的儿子这么胆小,妈妈真是伤透了脑筋。

其实,在孩子小小的世界里,总会有许多让孩子感到害怕的东西。有些孩子会对任何新的或不同的东西产生恐惧,有的孩子害怕动物,而有的孩子却非常喜欢小动物而害怕吸尘器的噪音,但不管是害怕什么,有些恐惧不久就会消失,而有些恐惧却会在孩子的某个年龄段变得非常严重。

不同年龄段的恐惧

两岁的孩子很容易被巨大的声响吓住。两岁是孩子逐渐意识到自己社会存在的时期,这个时候,有很多让他们高兴快乐的事物,但同时也有了许多让他们害怕的东西。两岁的孩子最害怕的就是他亲密相处的人会离开他。孩子年龄慢慢地长大了,对有些事物的恐惧也就会消失。但同时会增加一些从前没有的恐惧。三、四岁的孩子会特别害怕响声、黑暗和未知的东西,五岁的孩子已经知道什么是汽车、什么是火车,知道动物与动物之间的区别。但他可能仍然怕黑,这主要是因为他们害怕在黑暗处受伤。

六、七岁,是一个充满了想象的恐惧年龄。害怕妖魔鬼怪、害怕找不到家、怕一个人睡觉时做恶梦。大多数的孩子在这个年龄都会害怕雷电、狂风和大火等自然界的现象。到八、九岁,让孩子们害怕的事物就会很少了,尽管他们害怕自己考试的成绩不好或是担心家长、老师的批评,但总的来说,快十岁的孩子已开始表现出了更多的自信。

恐惧是人与生俱来的东西,不会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完全消失。孩子的恐惧与大人们的恐惧从本质上是相同的,每一个年龄段都会有这个年龄所特有的恐惧,只是表现形式有所不同罢了。

恐惧、害怕是人类为了躲开伤害所表现出的自我防御反应,它不是一种可怕的坏的行为习惯,所以,当孩子表现出胆小畏惧时,家长不用过于担心。

防止恐惧心理发展为恐怖反应

确定孩子的恐惧是不是在正常范围内。

虽然孩子的有些恐惧心理是正常的,但对于过度地强烈的恐惧,以致影响到他的基本能力的发展,那么干预就是非常必要的了。很多3~5岁的孩子都怕黑,但如果怕黑怕到夜里不敢睡觉,就属不正常了。比如:害怕水,即使妈妈在帮他洗澡,也不愿让自己的身体碰到水,到了早上怕洗睑,而不停的哭泣。这些都是过度的恐惧,需要及时纠正,因为它已影响了孩子的正常生活和情绪。

不要对孩子的恐惧做出过度反应

对孩子的恐惧既不能满不在乎,也不能大惊小怪,得当的处理可以避免恐惧加剧。如果用指责、批评、生气来对待孩子的胆小,只能让孩子的焦虑情绪恶化。比如,听到雷声孩子害怕地扑向妈妈,而正在干家务的妈妈却不耐烦地说:“响雷声有啥害怕?别像个小孩子一样长不大。”或是看到小狗向自己走来,孩子紧张地躲到妈妈背后,妈妈却严厉地说:“小狗有什么可怕的,它又不会咬人!”越是这样,孩子就越惊恐不安。

帮助孩子克服恐惧心理

要帮助孩子克服恐惧心理,最好是帮助孩子们逐渐了解身边的东西和现象。让孩子明白他们恐惧的东西到底是什么,它并不值得害怕。上面所讲打雷的例子,如果家长能把雷电的知识告诉孩子,让孩子明白雷声只是一种自然现象,打雷的时候应注意些什么,这样孩子就会慢慢了解雷电,而消除恐惧心理。小狗不会咬人的,大人们都知道,而对于孩子,这样一个又蹦又跳的小东西,自己会不会受到伤害?孩子肯定在心里疑惑着。所以,家长不能只是简单地训斥孩子,而应该理解孩子的心理,去安慰保护孩子。告诉孩子,妈妈小的时候也怕小狗,可小狗并不咬人,而且它对你多么友好呀!让孩子慢慢去认识观察。

随着孩子的长大,理解判断能力会增强,对于有些事物孩子的恐惧会慢慢消失。

减轻孩子恐惧心理的关键是要赞赏孩子好的表现。当孩子去欢迎曾经害怕的小兔子时,大人要及时地鼓励孩子的勇敢。家长坐在公园长椅上休息时,可以鼓励孩子去找周围的小朋友一块玩,孩子回来后,要紧紧地拥抱孩子,让孩子明白你很高兴他这样做。看着爸爸妈妈的微笑,孩子会对自己的行为充满自信,而在不知不觉中消除对陌生事物的恐惧心理。

幼儿(1-3岁)的推荐帖子

更多>