要孩子,上播种网
首页 bozhong logo
胎儿(40周)
新生儿
婴儿(0~1岁)
幼儿(1~3岁)
学龄前
出生
备孕 孕早期 孕中期 孕晚期 分娩 月子 产后
西医治疗小儿贫血

贫血是指循环血液单位容积内,血红蛋白量低于正常值的下限。贫血是小儿常见的一种综合征,而不是一个具体疾病。本病属中医“血虚”,“虚劳”范畴。

由贫血所致的表现有:面色苍白,唇口指甲亦苍白,精神不振,肌肤松软,毛发枯槁,头昏,纳呆,乏力,便溏或皮肤轻度感染或出血等症状。

西医认为造成贫血有两大原因:

1.红细胞丧失过多:失血、溶血。

2.红细胞制造减少。

(1)造血原料缺乏:①铁盐;②维生素B族。

(2)骨髓造血功能不全。

西医治疗临床上西医把贫血分为:

1.营养性贫血。

(1)营养性小细胞性贫血。由于缺铁所致,多见于6个月至两岁小儿。

临床表现:

喂养中有缺铁质史,患儿呈进行性贫血、易倦、烦躁,生长发育滞缓,肝、脾、淋巴结轻度肿大,心脏可听到收缩期杂音。血液化验见低色素性小红细胞贫血,红细胞大小不一,可见中空及异形细胞。骨髓中有正常幼红细胞增生,以中幼及晚幼细胞增生为主,各期红细胞比较小,胞浆少,嗜碱性增强,血清铁含量减低。

治法:

①改善饮食;增加蛋黄,肝类、疏菜、水果等。

②铁剂治疗:用硫酸亚铁0.03g/kg/d,分3次口服,或用25%硫酸亚铁合剂(硫酸亚铁2.5克,稀盐酸2.9毫升,葡萄糖12.5克加水至100毫升)。1.2m1/kg/d,分3次口服,加维生素C助铁吸收。早产儿及低体重儿自2个月后可给少量铁剂预防。

③严重者可输血。

(2)营养性大细胞性贫血。为乳儿期常见,主要缺乏维生素B12和叶酸所致。

临床表现:多为3~16个月之乳儿,单纯母乳或牛乳喂养,未及时添加辅食。起病

缓慢,有进行性苍白,头发黄稀,不规则发热,常伴感染,厌食呕吐,腹泻,精神淡漠,反应迟钝,重者舌及双手有震颤,膝反射亢进,腿反射消失。可有轻度黄疽及出血,肝、脾稍大,心脏扩大,心前区有收缩期杂音。血液化验红细胞明显减少,多在100~200Xl012/L血红蛋白少于7克,红细胞大小不均,大红细胞多,染色稍深。白细胞总数减低,淋巴细胞相对增加,有巨多核中性细胞,血小板常减少。骨髓象:红细胞系统各期均较大,原红细胞和早幼红细胞增加,晚幼粒细胞常见胞核分叶,出血时间可延长,血块回缩不佳,血清胆红素升高。

治法:

①改进营养:给足量维生素C,必要时输血。

②有神经系统症状者以维生素B12治疗为主,用0.1mg肌注,每日或隔日1次,共1个月左右,以后改每周1~2次,至血象恢复,神经系统症状消失。

③叶酸每日5~20mg,分2~3次口服。

④有震颤者,给少量镇静剂及维生素B6。

⑤预防及积极治疗继发感染。

2.感染性贫血。

由多次反复或长期感染寄生虫引起,小儿期多见,贫血原因为骨髓受抑制,铁的吸收、利用受阻,红细胞寿命缩短。

临床表现:

①原发感染及营养不良常同时存在,面色苍黄,食欲不振,肝、脾轻度肿大。

②红细胞计数中度减低,贫血多呈正红细胞正色素性或小细胞低色素性。白细胞及分类随原发病而异。

治法:

①治疗原发病。

②增加营养,供应各种维生素。

③贫血严重者输血。

3.再生障碍性贫血。

为骨髓造血组织减少,造血功能障碍而致的贫血。伴周围血中红细胞,白细胞及血小板减少。分先天性与后天性两类。先天性少见,现只述后天性。

临床表现:

①有用氯霉素,抗癌药物史,放射性物质接触史,肝炎史等。

②进行性贫血,乏力、鼻衄、紫癜等,肝脾无肿大。

③临床有急性型及慢性型。慢性型多见,以贫血为主,出血及感染较急性型轻。血液化验:全血细胞减少,出血时间延长,血块收缩不良,网织红细胞减少或缺如。

骨髓象:骨髓细胞总数低下,涂片多见成熟红细胞。

治法:

①支持疗法:防止外伤出血,无明显感染切不可用抗菌素,输血应减到最低限度,以免发生严重输血反应。贫血重者可输浓集红细胞,出血严重者输血小板。

②睾丸酮类药物,如丙酸睾丸酮4mg/ky/d,每周1次;羟甲雄酮(复康龙)1~2mg/kg/d;17—去氢甲基睾丸酮(大力补)0.3~0.6mg/kg/d;康力龙0.1~0.15mg/kg/d。剂量宜大,疗程宜长,不少于4个月,治疗半年无效,才可认为无效。

③激素可短期试用,强的松0.5mg/kg/d。也可与睾丸酮类合用。

④免疫抑制剂:0.25氯化钴2~4mg/kyd,分2~3次,饭后服。

⑤脾切除,骨髓移植。

4.红细胞葡萄糖—6—磷酸脱氢酶缺乏症。

为遗传缺陷病红细胞葡萄糖—6—磷酸脱氢酶(G—6—PD)缺少时,在药物。感染或蚕豆作用下,红细胞膜完整性遭破坏,发生溶血。引起溶血的药物有伯氨喹琳、奎宁、磺胺类、呋喃类、阿斯匹林、非那西丁、安替匹灵、氨基比林、对氨水杨酸、萘及萘酚衍生物(樟脑丸)及维生素K等。鲜、干蚕豆,蚕豆制品均能引起急性溶血。

临床表现:

①有家族史或过去发作史。

②食蚕豆或用上述药物,数小时至2~3天出现血红蛋白尿(酱油尿),并有发热畏寒、疲倦、乏力、黄疸等。轻者仅轻度贫血、腹痛、恶心呕吐;重者可高热、昏迷、惊厥。

③化验:血红细胞和血红蛋白显著下降,血细胞及网织红细胞增加,小便潜血阳性,但无血红细胞。血间接胆红素增高。G—6—pD活性测定,出现活性降低。高铁血红蛋白还原试验阳性。

治法:

轻者一般2~3天能恢复,严重者应迅速输血;氢化可的松5~10mg/kg/d静脉滴注。静脉注射碳酸氢钠,碱化尿液,纠正酸中毒,防止肾功能衰竭。

婴儿(0-1岁)的推荐帖子

更多>